
人民公安報社西融媒體采訪組
6月1日,贛南小城、“長征源頭”于都縣,暴雨如注。
一名民警拎著兩桶剛從蔬菜大棚摘下的豆角,深一腳淺一腳朝外走去,背上汗水和雨水混成一塊。“只要有時間就來給‘老表’們幫幫忙。”說話的是于都縣公安局民警曾文斌。
2019年1月,曾文斌從車溪派出所副所長任上,被派到梓山鎮排腦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。排腦村當時有1000多戶居民,人均土地0.68畝,以種植水果蔬菜為生,其中貧困戶有127戶。
“除了完成脫貧攻堅,我的主要任務是解決群眾‘急難愁盼’的事情。”作為土生土長的于都人,曾文斌深深了解這片紅色土地上的“老表”們,質樸、善良,他很想為鄉親們多做點事。
一到排腦村,曾文斌就發現,村里的人大部分都蓋起了三四層小樓,但村民鄭章福一家卻住在原來的老房子里。
原來,鄭章福的兒子因為盜竊摩托車被判刑5年,兒媳因病去世,留下3個孩子,大孫女在外地讀書,二孫女和小孫子還在讀小學,老伴身體也不好,一家五口的生計全靠他一個人的退休工資支撐。
為了能讓鄭章福一家盡快脫貧,曾文斌積極協調,幫助鄭章福一家提高了低保標準金,并為其二孫女和孫子辦理了孤兒補助。此外,曾文斌自己掏錢幫助鄭章福修葺加固了房屋。
由于缺少父母的關愛,鄭章福的二孫女和孫子患上了輕度自閉癥,吃飯也挑食。曾文斌經常上門找姐弟倆談心,并堅持輔導他們的功課。有時晚了,曾文斌就陪鄭章福的孫子睡在他們家。
“駐村這幾年,我感覺特別對不起家人,我愛人2019年4月意外流產,請假在家1個月,當時沒人照顧她,她只能自己一個人在家點外賣吃。”曾文斌說到這里,扶了扶眼鏡,眼中閃著淚花。
經過曾文斌的努力,鄭家兩個孩子的性格慢慢開朗起來,他們從曾文斌身上感受到了“父愛”,也接受了這位“臨時爸爸”。
“看到這兩個小孩的變化,我感到很欣慰,但還是感覺問題沒有完全解決,要是他們的父親鄭凡志出獄后能走上正軌的話,這個家庭才算是基本正常了。2020年1月23日,是鄭凡志出獄的日子,曾文斌決定帶著鄭章福和兩個孩子到遠在200公里外的監獄接他回家。
在鄭凡志出獄前,曾文彬與鄭凡志的大女兒鄭玲通了電話,希望她一起去接父親出獄,但是鄭玲明確拒絕了。
糾結再三,她決定托曾文斌帶一件新大衣送給父親,并在里面塞了一封親筆信。
“鄭凡志出獄見到倆孩子后臉部沒啥表情,但是看完大女兒的親筆信后,他哭了,哭得很傷心。”曾文斌告訴記者。
鄭凡志出獄后,曾文斌幫他在附近家具廠找了一份工作。“兒子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,累是累點兒,但是一個月能掙6000多元,還能每天回家陪孩子,感謝曾警官。”鄭章福的老伴激動地告訴記者。
如今,排腦村127戶貧困戶已如期脫貧,但曾文斌一點也不覺得輕松:“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,防止返貧,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我會繼續發揚長征精神,一如既往為鄉親們服好務,走好新長征的每一步。”(文中鄭章福一家均為化名)